世界银行、粮农组织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关注渔业和水产养殖前景
2014年2月5日,华盛顿/罗马–鉴于野生捕捞产量趋稳,而且全球,尤其是中国,来自新兴中产阶级的需求大幅增加,到2030年,全球食用鱼消费量的近三分之二将由水产养殖(或鱼类养殖 )提供。
这是《2030年渔业展望:渔业及水产养殖业前景》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该出版物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合作编写并于今天发布。该报告重点描述了全球海产品贸易的现状,其趋势是从发展中国家大量流向发达国家。
根据粮农组织的数据,目前全世界鱼品总产量的38%用于出口,而按价值计算,发展中国家鱼品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以发达国家为目的地。《2030年渔业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是一个主要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占全球食用鱼消费量的38%。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都在增加对水产养殖的投资,以帮助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
预计亚洲 - 包括南亚、东南亚、中国和日本 - 将占2030年全球鱼品消费量的70%。另一方面,从2010年到203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年人均鱼品消费量将下降1%;然而,同期人口将出现2.3%的快速增长,促使该地区的鱼品消费总量提高30%。
报告预测,到2030年食用鱼的62%将来自水产养殖,其中供应量增长最快的将是罗非鱼、鲤鱼和鲶鱼。在2010年到2030年期间,全球罗非鱼产量预计将接近翻番,从430万吨增加到730万吨。
“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极具挑战的一个部门 – 与此同时,它未来还面临一项最艰巨的任务,即转型和技术变革挑战,”该报告作者之一、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西瓦·姆桑吉(Siwa Msangi)说。
“在将此项研究与我们2003年所做的类似研究比较后可以看到,水产养殖产量的增长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强劲。”
世界银行农业和环境服务局局长福格勒说,该报告为有意通过可持续的渔业生产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他警告说,需要有深思熟虑的政策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在确保不过度利用生产性自然资源和不破坏珍贵水生环境的条件下,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鱼品,”他说。“在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大量和不负责任的捕捞和收获活动及疾病爆发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生产。如果各国能够确保其资源得到合理管理,他们将从不断变化的贸易环境中受益。”
渔业和水产养殖是提供就业、营养丰富的食物和经济机遇的重要部门,尤其是对小规模渔业社区而言。然而,水产养殖中大规模疾病爆发的威胁和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影响可能会大大地改变这一点。
粮农组织渔业及水产养殖部助理总干事马蒂森强调指出,释放水产养殖的潜力能够提供持久和积极的惠益。
“鉴于世界人口在2050年预计将增至90亿,以负责任方式发展和经营的水产养殖业能够为全球,特别是那些粮食保障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他说。
下载报告全文 (PDF)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