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胜根,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2013年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在2025年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必须成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首要议题
IFPRI的《2013年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中的主要粮食政策发展和趋势,记录了新涌现出来的问题,探讨了主要挑战和机遇,描述了粮食和营养安全方面日益增强的政治承诺,同时制定了2014年及未来的行动日程。《报告》特别呼吁在2025年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问题是什么?
饥饿和营养不良持续存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天有8.42亿人(相当于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人)挨饿。同时,还有20多亿人遭受着“隐性饥饿”,即缺乏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如铁、维生素A和锌。
为何现在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很重要?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最后期限正迅速临近,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了。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已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实现饥饿减半这一目标的进展却不如预期,还必须做很多工作。在2015年后,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努力应该继续成为优先重点。
在2025年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为何应该成为一个发展优先事项?
2015年后议程讨论的重点一直是在2030年前消除极端贫困这一目标。但如果不同时采取措施来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消除贫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饥饿和营养不良造成贫困并使贫困持续,影响人们的健康,而且会产生社会和经济成本。营养不良限制了人们的教育成就和生产力,这反过来又妨碍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埃塞俄比亚、印度和尼日利亚的研究表明,在减少儿童发育不良(这是营养不良的一个指标)方面每投入1美元,即可产生12至34美元的经济回报。因此,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2025年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有哪些范例可供我们学习?
巴西、中国、泰国和越南等国已经大幅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现象,它们的经验表明,在2025年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是现实可行的。这些国家执行了农业主导型、社会保障型和/或营养干预型策略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自1990年以来,中国已经将营养不良率减少了近一半,从近23%减少为11%。中国和越南正逐步接近在2025前实际上消除饥饿这一目标,而巴西和泰国已经实现这一目标。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各自实现粮食和营养安全的未来路线时可以学习这些国家的经验。
要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必须农业、社会保障和营养策略多管齐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农业将起到关键作用。在亚洲、北非和中东,农业活动和农村非农活动的增长可有助于减少贫困。在东欧和拉丁美洲,有针对性的营养和社会保障方案可有助于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我们如何更快地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应该注重制定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目标,为在2025年前终结饥饿和营养不良确定清晰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 推进国家主导、符合国情的循证策略。国家投资方案必须支持旨在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国家策略、政策和问责制。
- 借鉴巴西、中国、泰国和越南等国的实证和经验。
- 交流想法。促进知识共享可以提供经验教训并产生“滚雪球效应”,促成积极的改变和创新。
- 增强并扩大合作。将国家政府和民间团体、捐助者以及私营部门联系起来,这是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投入资源来实现粮食和营养安全的方法。
是时候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新的目标了:在2025年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将在全球减贫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下载/打印新闻声明
###
更多内容,包括《2013年全球粮食政策报告》的英文全文和相关图表,请访问:http://www.ifpri.org/pressroom/briefing/ending-hunger-and-undernutrition-2025。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寻求终结饥饿和贫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成立于1975,旨在确定和分析替代性的国家和国际战略和政策,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需求,尤其关注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以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困群体。www.ifpr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