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快速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推进,贫困、食物不安全和营养不良日益成为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城乡之间食物价值链的断裂则加剧了这些挑战。2017年7月4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北京举行了《2017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在中国的发布会。报告认为,通过加强政策协调、公共投资和社会保障,并发挥中小型城市的作用,在农村农业生产者与城市市场之间建立联系,是以可持续方式消除营养不良和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今年是IFPRI连续第七年发布年度《全球粮食政策报告》。今年的报告重点关注城市化对全球饥饿与营养问题的影响。IFPRI所长樊胜根博士发布了《2017全球粮食政策报告》的内容,谈到2016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变化:一方面全球贫困人口比重第一次下降到10%以下,粮食价格也平缓回落;另一方面,冲突地区两千万人口重新陷入饥荒,这对粮食政策和粮食安全研究提出了挑战。
樊所长指出,不管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城市化正快速发展,并在当前走到了一个拐点,城市人口的比重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这对食物安全、营养、饥饿问题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城市化带来饮食结构的变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肉类和蔬菜水果的消费急剧上升,稻米消费下降。饮食结构变化又会对健康和资源环境造成影响,中国已经出现营养转型,在很短的时间内营养问题从饥饿转变为过分营养,并带来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等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美国健康报告也首次出现人均期望寿命的下降,过分营养和饮食结构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城市饥饿问题也是城市化带来的挑战之一。在中国以外很多国家的大城市中还存在大量饥饿人群,集中居住在城市的贫民窟。樊所长认为,对于城市饥饿与营养不良的挑战,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部分农村贫困人口迁移到城镇后获取食物的多样性增加,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城市贫民窟缺乏获得食物的渠道,面临成为粮食荒漠的困境。
城乡之间食物价值链断裂是加剧这些挑战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城乡联系,帮助小农户增加进入市场的机会,才能实现城市消费者和小农户之间的双赢,并促进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樊所长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改善不同地区之间的政策协调;其次,应发挥中小型城市的作用;此外,还要发挥公共投资在建立城乡产业链中的作用,为小农户进入市场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最后,应当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营养安全等基本权益。樊所长希望面对城镇化的双刃剑,我们能够抓住机会,把挑战变成机遇,让城市和农村贫困人口、营养不良人口都能实现双赢。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也在发布会上致辞,对《2017全球粮食政策报告》的发布表示祝贺,并肯定了IFPRI作为一个独立国际科研机构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唐院长认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中国水土资源的分布与粮食生产布局严重错位,二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再者,实现最后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任务也非常艰巨。对此,唐院长希望包括IFPRI在内的各个研究机构能够更加关注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合作研究,共同为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政策决策支持。
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还分别就《2017全球粮食政策报告》中涉及的问题以及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发表评论,并与参会嘉宾展开交流。
IFPRI北京办事处主任陈志钢博士主持了发布会,逾100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受邀出席,参会来宾包括IFPRI在中国的合作者、支持者和IFPRI理事会成员。
自2010年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首次发布年度《全球粮食政策报告》以来,该报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引用。《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对世界粮食政策问题、发展和走向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参考、分析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