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北京联合发布研究报告《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现状、挑战与新征程》(以下简称 《报告》 )。《报告》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撰写。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农业合作作为主要议题之一,首次提出与非洲国家一道制定并实施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报告》梳理了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双方合作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制定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与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并为规划的制定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报告》指出,制定科学的综合战略规划指导未来的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有助于有效应对挑战,充分发挥非洲农业潜力,深化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层次,统筹协调中方的投资与援助,并在合作过程中与非盟成员国自身的农业发展计划和政策有效对接。《报告》为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与行动计划的制定,提出了几项系统性建议:首先,应该将政策研究和战略规划放在优先位置,开展有效的政策对话;其次,中非农业合作应当以当地的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非盟《2063年议程》和《2017-2021年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马拉博宣言》等商业计划相对接;第三,基于当地需求,定位出中非农业合作的重点投资领域;第四,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好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筛选出同样适合非洲发展的经验,建立并改进知识分享的平台和形式,做好经验分享工作;第五,要改善中非农业合作过程中的商业运营能力,扩大私营部门的参与,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此外,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双边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三方合作,做好第三方评估、影响研究和发展传播,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协力促进非洲的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陈志钢博士在发言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办公室主任、高级研究员陈志钢博士介绍,《报告》对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的现状和前景做了客观的分析和探讨,以丰富的数据为支撑为研究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提供了专业视角。陈志钢说:“我们很高兴与关注非洲发展的各位同仁分享研究成果,并希望能为进一步推动非洲实现经济增长和减贫、促进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改善非洲粮食安全贡献知识和建议。”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博士也对《报告》的发布表示祝贺:“我们很高兴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共同支持和参与中非农业发展十年规划的制定工作,为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的战略重点和方式方法等提供建设性意见。我们相信,中国技术、中国经验和中国影响能帮助非洲加速实现农业发展和转型。”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仅次于东亚。非洲农业也实现了自独立以来最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农业总产量显著提高。自2000年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年均增长率约为9.4%。非洲有9.3亿公顷土地适宜农业生产,而相当大一部分土地尚未被真正利用起来,为非洲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巨大潜力。《报告》指出,农业是非洲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也是改善非洲各国粮食安全和减贫的关键。农业推动的经济增长对于非洲减贫的贡献大于非农业部门。而尽管农业吸收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农业在非洲就业中所占比重仍超过50%。
然而,相较于亚洲和南美洲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洲的农业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目前非洲平均每公顷作物产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非洲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土地产权政策不明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研体系水平低、区域市场整合程度低、私营部门发展不足、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等因素。
非洲国家已经逐渐认识到农业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要性,但由于各国的能力和资金限制,需要广泛借助国际资源、技术和经验来促进非洲的投资和农业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海外投资者对非洲农业方面的关注相对不足,传统发达国家的官方援助也远远不能满足非洲农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以“平等、互利、共赢”为原则的中非农业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中国成为非洲农业国际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并有潜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非农业合作源远流长,自1959年以来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基础,从最初的无偿援助逐渐深化和扩展到农业贸易和投资领域。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包括 “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 在内的中非 “十大合作计划” ,2018年北京峰会上习近平又进一步提出 “八大行动” ,并分别配套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同时, “一带一路” 倡议也为中非农业合作注入了新活力,农业国际合作成为中国与非洲各国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主要四种模式包括:援建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加强农业发展的能力建设、农业专家对外派遣和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2000年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中非农产品贸易也发展迅速。而自2005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非洲国家部分输华商品零关税政策以来,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更迅速增长。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6年,从6.09亿美元增至54.1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5.68%。2006年以来,中国也大幅增加了对非洲的农业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并且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向。农业投资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市场主导转型,私营部门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外,《报告》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面临的主要挑战。首先,当前,中非农业合作缺乏综合战略规划和统筹协调,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其次,此前的中非农业合作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政策、制度和社区经验分享;第三,中国赴非参与农业合作和农业援助的机构和企业,往往倾向于依赖以当地政府为主的单一沟通渠道,而缺乏与当地社会、私营部门、专业人员、社区层面机构和其他双边发展合作机构的协作和联系;第四,中国在非洲的农业项目存在缺乏以当地需求为导向,并且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第五,人员交流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和能力欠缺;此外,国际舆论环境的压力也使合作项目的开展面临更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