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能否解决粮食短缺和贫困问题一直是论战的主题。
这场论战发生在全球农业体系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和自然资源耗竭等方面。据联合国农粮组织预计,到了2050年,为了养活世界上超过90亿人口,粮食产量需增长60%。科学家和各国首脑为此寻求新方法,以期满足今后几代人的食物供给。不同于以往以科学为依托,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举措(如“绿色革命”),有关转基因作物应对粮食短缺和贫困问题潜力的讨论尚处在白炽化阶段。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全球转基因作物品种大量增加的事实不容置疑。转基因作物总面积从1996年170万公顷到2012年的1.7亿公顷,增加了100倍。由最近巴西大量转种转基因作物带动,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量已高于发达国家(以面积计)。中国转基因作物的面积约占全球总面积的4%。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以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为主,而中国则重点种植棉花,木瓜和杨树。
至目前为止,大量具有科学影响的研究(同行评审)表明,市售的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和环境无害。依据2010年欧盟对转基因作物做出的风险评估,“从耗时25年多的研究期间,针对130多个研究项目,涉及超过500个独立调研组的评估中可得出结论,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作物,本身并不比传统植物育种技术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其他国家、国际科研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都得出了相同结论。
据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可以使无论大小型农户在生产力,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获益。基因工程可通过培育具有“目的基因”的新品种植物提高产量,例如,抗病毒,抗虫害,抗干旱,降低对化肥和水的依赖以及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新型植物。近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对以往颇具影响力的有关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并编撰成册,在此过程中发现,在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农药使用和提高产量方面,转基因作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小型农户更具经济优势。通常来说,相比于发达国家,转基因作物对发展中国家更具影响力,但是利润却因地而异。这对粮食保障意味着什么?来自南非的证据表明,种植转基因玉米(与常规品种相比)的产量优势体现在可为小型农户每年多提供大约36天多的玉米上,因此农民无需再购买商店出售(更贵)的玉米。
转基因作物提供了一种以可持续的方式满足全球粮食需求的发展机会。为了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转基因技术应在专注于生物安全法规、小型农户和推广交流的环境中发展。
生物安全法规需确保围绕农业生物技术展开的活动是担负着社会和环境责任的,能够推动利益的最大化和潜在风险的最小化。均衡透明的监管体系应在促进创新和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与环境安全间取得平衡。发展中国家需完善其颁布实施政策和监测评估体系的能力。监管的不确定性,拖延性和过分限制都会成为技术创新发展的障碍。
公共和私营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以扩大在农业研究领域的投资,并着力发展低门槛、适合小农掌握的转基因技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自于五亿个小型农场(小于2公顷)。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小型农场(1.93亿个)位于中国。事实上,95%的中国农场面积小于2公顷。制度革新有利于小型农户的技术革新,可包括金融(如手机支付服务和金融或非金融服务捆绑),推广服务,风险管理机制(如气候指标保险)和组织统一管理(如集体品牌和生产合作社)。
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也应完善其与普通公众的沟通策略,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讨论。检测与评估活动的结果应借助多种访问平台与消费者以透明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为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从产品研发到产品审批和引进等所有的决策过程创造条件。
展望未来,技术创新不应被排除在对如何2050年养活超过90亿人口的探索之外,它应植根于一个尊重消费者和生产者(尤其是小型农户)福利、注重环境保护、透明的检查和平衡机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