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国家经历过像中国现在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随着中国户籍制度的松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结构性变化: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迁移至城市,从农业领域转移至非农领域。根据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劳动力在农业中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68.7%下降至2010年的36.7%。2011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超过二亿六千一百万的中国农村居民在非出生地工作,此数目超过了所有国家国际移民数量的总和。
目前,关于人口迁移和本地非农就业的影响的讨论并不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担忧劳动力流失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由于保持粮食生产自给率对未来中国养活庞大的人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也因此显得至关重要。迄今有几篇研究人口迁移对农业生产和产量所带来影响的论文,并有不同的结果。然而研究人口迁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的论文却很少。
杨进、汪汇、金宋青、陈志钢、Riedinger Jeffery和彭超的论文《人口迁移、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效率》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这篇论文通过统计利用中国超过2000个农户,五个省份(黑龙江、江西、山东、湖南和四川)的数据,研究了本地非农就业和人口迁移对作物生产效率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人口迁移还是非农就业都不存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该研究结果并不支持那些广泛流传的担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会对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有许多理由可支持这一研究发现:
首先,劳动力相对土地是充足的,尤其对那些土地有限的省份而言,劳动力的变化并不会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从男性劳动力向女性劳动力的转变,或从年轻劳动力向老年劳动力的转变,并没有影响农业生产力。
第三,农业机械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口迁移中失去的劳动力。
最后,人口迁移和非农就业会促使农民通过高质量的生产投入来进行粮食生产。
该研究发现也适用于中国所有的省份,无论农场规模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