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IFPRI) 、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新常态经济增长下的农业发展、食物安全和营养状况”高层政策圆桌会议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功召开。
来自世界银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的50多名国内外专家对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及适应性措施、新常态下改善食物安全和营养的政策选择进行了深入讨论。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理事会主席Kym Anderson教授代表理事会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共同举办此次活动。Kym Anderson教授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食物安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世界食物安全的贡献,并对新常态下中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产品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博士首先代表院长李家洋博士对IFPRI成立40周年及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与IFPRI联合成立的国际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ICARD)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要继续加强与IFPRI在农村公共投资、全球化与农村工业化、食物安全、减贫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回顾了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主要领域及成就并对共同举办此次活动及加深与IFPRI的合作表示欢迎,对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是指“经济增速从高速到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从低端产业到高端产业转移,经济增长驱动力从资源消耗转向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考虑到中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差距、收入差距和技术差距,中国利用后发优势仍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速,但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增速下降等外部形势,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劳动力老龄化、生产成本上升等内部压力,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重要目标,通过增加农业研发、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资本投入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农业生产的外部自然、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资源禀赋出发,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调整生产结构,确定农业生产优先序,在确保口粮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国际市场;依靠科技创新,协调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创新与融合,调整科研体制,真正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同时,农业发展要坚持保障农民生计这一底线,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又要确保农民收入和生活有保障。
新常态下食物安全与营养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表现在食物安全与营养出现“四个转变”:由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营养向营养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转变,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科学、吃得安全”转变,由传统农产品生产向高端农产品生产转变,由初级农产品销售到加工农产品销售转变。同时,中国食物安全与营养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小规模粮食生产对产量和质量的制约,化肥、农药等使用大大超出合理水平,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价格与补贴逼近“天花板”而生产成本的“地板”不断抬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营养摄入不足问题严重,同时营养过剩造成的疾病增加,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突出,公众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求越来越高等。新常态下改善食物安全与营养状况需要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和农业投入等措施,但最重要的还是技术进步。此外,中国食物安全与营养问题在家庭层面关注不够,今后应建立食物安全与营养的顶层设计,切实关注家庭的食物安全与营养问题。
IFPRI所长樊胜根博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发展前景乐观。在农业发展上,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农业生产面临土地、水资源、环境等压力,同时,中国除了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营养不良问题,还面临日益增长的肥胖问题,因此需要新的政策,把农业生产、食物安全、营养、健康纳入一体。樊所长表示,IFPRI希望与各位专家一起努力共同致力于中国及全球的食物安全与营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