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warth Bouis 翻译:杨以扬
我于1982年加入了IFPRI。当时,我还只是食品消费与营养部门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能量(卡路里)的摄入被认为是主要的人体营养指标,那个时候人们普遍相信只要收入稍微增加,人们的能量摄入量就会迅速增长。当贫困饥饿人们的收入变多时,他们会花钱买大量的主食解决温饱。我当时也非常认可这种说法。
在1984-85年,Lawrence Haddad 与我在菲律宾南部布基农省(Bukidnon)做了一项调研,结果颠覆了我们之前认可的说法。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从450个同样的家庭收集了关于食物消费的数据:第一,调查他们在食物上的花费(food expenditure),这是经济学家们常用的调研方法;第二,让家庭成员们回忆他们在过去24小时内所吃的食物,即24小时食物回顾法(24-hour recall),这是营养学家经常采用的方法。结果大大出乎我们意料,当家庭收入增加时,用这两种方法测出的家庭膳食结构变化截然相反。从食物开销上看,家庭收入增加,人们购买的主粮随之增多,这与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一致。然而,通过24小时食物回顾法收集的数据却表明收入增长的家庭的主粮消耗量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我们最终认为24小时食物回顾法能反映出更加准确的膳食结构变化。当然,在挑战传统观念的时候总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我们很快就被人打上“极端修正主义”的标签。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的变化不会导致家庭中的主粮消耗的变化。实际上,随着收入增加家庭在主粮上的消耗甚至会略微减少,而非主粮食物(更加富有矿物质和营养)的消耗量则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大大上升。但是,穷人们只有当收入增加十倍甚至更多时,才有可能摄入足够的矿物质和营养。这么多的收入增长要经过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为什么身体发育不良率会随着收入增加而降低?我认为这一定与饮食质量,特别是母亲孕前和怀孕期间的饮食有关系。这条线索引领我们对其他数据的进一步调查。总而言之在IFPRI的头十年里,我总结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营养学研究应该聚焦于食物质量而不是食物热量。
最近的营养学界关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隐性饥饿”问题的讨论也证实了我的观点。缺乏矿物质和维他命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人提出用食品补充剂和食品强化的方法。人们在寻找最适合的食物进行强化--那么穷人的日常饮食是什么?
我忽然想到贫困人口已经开始食用CGIAR研究开发的农作物新品种-。特别是在南亚,这里仍然有很多人缺乏矿物质和营养元素。总体来说,亚洲人每天都在大量食用新品种水稻和小麦做的食品。如果能让现代作物品种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穷人来说是解决膳食营养问题既高效又划算的方法。
更妙的是,主粮作物还可以通过接受“训练”来加强营养--从泥土中吸收微量矿物质,并将它们存放在种子,然后在种子中合成维生素。种子可以繁殖,而补充剂不能;种子可以给妇女赋权,而强化的食品却不能。如果种植富营养的品种与普通品种的产量一样多,两者价格就会一样。那么母亲则会选择矿物质和营养含量更高的品种来取代之前的。生物强化这个想法很美好,但是有点好的令人不敢相信。古语说知易行难,我们首先要解决人们当时普遍的问题,例如:
- 生物强化是否面临权衡取舍,例如当农作物品种营养改善时产量就会下降?
- 强化作物会不会耗尽土壤里的微量矿物质,从而让土地废弃?
- 微量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会不会因为作物中的高植酸(phytate)含量而降低?
- 消费者会不会拒绝购买黄色或橙色(富含维生素A)的主粮?消费者习惯于食用白色品种。
- 资助者愿不愿意投资一项至少10年才能出影响的项目?
- 农业与营养部门愿不愿意沟通协作,一起做出努力?
我们用了10年时间收集可信的研究证据,到了2003年,捐赠者同意为HarvestPlus(生物强化计划)的创立提供资金。接下来的10年我们进行了植物育种和营养效果实验,以确保生物强化作物顺利推出。
现在,生物强化作物已经在近30个国家得到推广,在40多个国家进行田间试验。在非洲、亚洲以及拉美国家超过两百万个农户通过HarvestPlus直接获得生物强化种子。其他的组织,如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及其合作者,在传播橙色甜薯的同时也对推广生物强化作物起到积极作用。
生物强化是众多农业创新中的一种,实施这项技术是为了服务农业主要目标之一--提供矿物质和维他命以及其他对健康和生活至关重要的化合物。农业的终极目标是为全人类提供足够的饮食。与此同时,补充剂、食品营养强化、生物强化、营养教育、以及其他性价比高的营养干预措施都将在减少营养不良问题上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