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庞大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计,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政府对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进行了大量投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侧重扶贫的农业公共投资项目”(1998年至2002年进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以研究为基础的证据,以帮助他们确定投资方向,以及如何使投资在减少贫困和确保粮食安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为农村道路、教育、农业科研划拨公共资金是减少贫困并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非常可靠的办法,而投资于灌溉项目和某些福利计划的效果略差。在基础设施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低成本的道路,如基本的农村支线道路,产生的经济回报是投资高质量路面的四倍。研究发现,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投资于这些造价更低的道路为摆脱贫困提供了一个更为直接的途径。在研究过程中,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人员在浙江大学举办了九次培训课程,向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专业人士分享了中国在促进农村发展和扶贫方面的经验。
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都已发表,并被《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采用。经过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与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讨论后,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建议相一致的政策。中国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研究和发展的投入、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取消了农业税,并将区域资源分配向中国的西部贫困地区倾斜。一份外部影响评估发现,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在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年)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的间接作用”。
农业的公共支出建议:
2013年,作为先前公共投资工作的后续行动,在中国农业部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下,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完成了题为《快速转型经济下的农业公共支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例》的报告。下面是报告中的建议,已提交给中国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 改善中国农业公共支出的管理和效率。
- 实行机构改革,以加强各领域的激励,包括土地、户口登记、就业、医疗、教育。
- 侧重支持农业投入服务部门。
- 增加对公共产品,包括道路和农业研究与发展的投资。
- 引入政策目标与手段一致的财政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