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的一项最新分析结果显示,吸引未来结婚对象的本能需求是中国许多省份房价快速上涨的最直接原因。
这篇由魏尚进、张晓波和刘鹰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期刊中共同发表的题为《Home Ownership as Status Competition: Some Theory and Guidance(拥有住房是一种地位竞争:一些理论和指导)》的论文探讨了中国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所带来的一大经济影响。
IFPRI高级研究员及该报告作者之一张晓波表示:“截至2005年,中国男女性别比例为120:100,在部分省份,这一比例高达130:100,其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如果我们假设每一个人都渴望传统的长期男女伴侣关系,那么就意味着约有3000万中国男性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伴侣。” 此外,过去的一些调查还显示,80%的中国母亲会反对自己的女儿嫁给没有买房的男性,这使中国男性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通过拥有住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张晓波补充说道:“在这种地位竞争中,房产是最明显的身份象征之一。与汽车、西装和手表等消费品相比,房子不仅大、位置固定,而且价格很容易验证。婚姻市场竞争或许可以解释中国是世界上住房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的原因,也可以解释房价相比收入增长上涨过快的原因。”
该项研究探讨了中国性别比例的地区差异并分析了性别比例地区差异与房屋面积和价格地区差异的关系。即使剔除海外房地产投资已非常普遍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结果依然如此。
值得关注的是,张晓波和他的团队成员没有发现性别比例失衡和租金价格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房价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很明显,性别比例失衡是2003年至2009年间25个主要城市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房价涨幅的主要原因。”对于立志买房的男性而言,张晓波认为解决方法很简单。“寻找便宜的房子,搬到女性数量较多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