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五国作为中等收入国家的代表(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除印度仍属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其余四国都已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发展状况而言都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金砖国家也正各自面临不同程度的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能否以新的策略和途径在金砖国家解决饥饿和营养不良,对于全球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目标的实现非常关键。
过去二十多年里,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金砖国家在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例如:1990~2014年,巴西的饥饿人口减少了接近三分之二,中国饥饿人口则减少了一半以上;此外,中国和巴西也成功将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减少了约三分之二。
尽管已经取得很大进步,当前仍有接近一半的世界饥饿人口生活在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而营养不良也是金砖五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中,中国和印度的营养不足情况依然不容忽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4年发布的数据,印度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高达47.9%;巴西则存在较为突出的营养过剩问题,主要体现在超重和肥胖人口比例较高。营养不良往往伴随着沉重的经济代价,以印度为例,缺乏微量营养素使该国每年损失最高可达GDP 的3%。
IFPRI认为仅仅依靠经济增长不足以持续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在减少不平等、提高人力资本、促进更好的营养和健康成果方面,中等收入国家还应付出更多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和途径,如:
- 重塑食物系统,供给端向高营养食品倾斜,并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大科技投入、改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引导消费者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等方式提高食物价值链的效率。
- 将减少性别不平等作为侧重点
-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 扩展有效的社会安全网络,为弱势群体提供短期的保护机制以及长期的发展机会
- 促进南南知识共享和学习
作为拥有庞大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的中等收入国家,同时也是拥有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的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目前仍然应当把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放在最高优先级,通过制定国家引导的有效战略,在消除本国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同时为全球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目标的实现贡献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