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农业和食物系统,保障食物健康,是构建健康社会、满足全民多方位营养需求的重要基础,是“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一家超市销售的食品进行检查 牟宇摄/《瞭望》周刊
作为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0余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民以食为天,吃得安全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调整优化农业和食物系统,将为构建健康社会、满足全民多方位营养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食物系统是指食物通过价值链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要让居民吃得好、吃得对,单单从粮食生产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够的,食物从投入、生产、加工、储运到销售,环环相扣,共同影响着大众健康和营养。展望“健康中国2030”,中国农业研发优先顺序应从主粮和自给自足转向健康、营养、美味、高产高效、实惠的食物生产上,通过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
居民健康面临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正在下降,5岁以下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已从2002年的21.8%下降到2010年的9.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7年发表的《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
但是,营养不良、疾病负担、食品安全等威胁健康的问题仍然存在。
中国面临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与营养过剩(超重和肥胖)三重压力。超重、肥胖和重大慢性病的高发、多发正成为中国日益严峻的问题。快速城市化创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同时也出现了不健康的膳食模式,中国居民的餐桌上出现了更多的肉类、高糖、高盐、高油脂、精致谷物和加工食品,这些是造成肥胖症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的重要原因。
一些城市出现了“小胖墩”现象。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孕产妇的营养过剩和儿童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是导致儿童超重比例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母乳喂养可以显著预防婴儿肥胖症,减少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促进智力发展。对母亲来说,母乳喂养还可以减少患糖尿病、超重、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然而,2013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营养与慢病调查监测数据显示,中国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0.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9.7%)。
食品安全存在漏洞
食品安全问题威胁着农业食物系统和居民健康。农业集约化改变了生产、加工和保存方式,也为人畜共患、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中国对肉类和乳制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养和食物处理方式不卫生导致的食物污染,容易诱发人畜共患传染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日常接触到的食品很少是当地生产的。城市和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使食品的跨区域运输成为常态,但复杂和延长的供应链也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食物受病原体污染的风险。
农业食物系统还面临淡水与土壤资源紧缺和污染的巨大挑战。农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淡水,而农业又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退化、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禽畜、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水质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导致土壤和水域受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此外,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2016年底,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如果2050年仍未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全球年度GDP将下降约1.1%~3.8%,等同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抗生素耐药性形势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研究表明,如果抗生素最终被排入水土环境中,将造成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耐药性的传播。
以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
打造健康中国
以营养和健康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和食物系统,政策、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是关键。
首先,通过政策创新引导可持续、资源高效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的前提。调整种植结构,促进低碳与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取消对农业投入(包括化肥、农药、水)的直接补贴,通过调整补贴方式,促进农业生产者自主优化资源配置,更高效地使用水资源、化肥和农药。确保“化肥零增长”等政策的实施和监测,继续给农业“减肥”,改善土壤健康与农村生态环境。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居民调整不合理膳食结构,降低因体重超标而引起的相关慢性病发生率。
其次,制度创新是创造有利环境的关键。加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地方机构的监管能力,整合和协调相关政府部门的健康和营养目标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利用大数据,加强监督和问责;引导消费者合理膳食与引导农业生产双管齐下,合力解决营养不良与过剩的问题。通过开展健康饮食和食品安全的宣传和营销活动,引导农户生产安全食品,提高消费者营养健康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
最后,技术创新将为改善营养和健康创造有利条件。营养驱动型的技术、信息通信技术(ICT)和价值链的创新,可以提升食物系统效率。通过植物育种和农艺技术提高作物营养密度的生物强化技术,有助于改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强化品种可以为女性或儿童补充每日微量元素所需量的50%~80%,比如,富含维生素A的红薯可以满足每日维生素A需求。电子商务等技术将农村农民与不断扩张的城市市场联系起来,提高健康营养食物的供应水平。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技术则可以提高对抗生素耐药性等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控、测试和追踪能力。价值链的开发与创新也是推动城乡互利发展的有效措施。道路、电气化、冷藏运输和储存设施等的改善可以引导农民生产具有更高营养价值的食物,确保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获取高质量的食物。冷链技术的提高,有助于蔬菜和奶制品的保鲜保值,减少在仓储和配送过程中营养流失和损耗。例如,清华大学、沃尔玛和IBM等合作开发的区块链食品溯源试点项目,帮助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食品在价值链每一环节的信息,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但是,在加大对这些新技术的投资和推广之前,相关部门需要慎重评估它们对小规模生产农户、儿童营养以及就业的潜在影响。
从发展来看,中国农业研发优先序应该从主粮和自给自足转向健康、营养、美味、高产高效、实惠的食物生产上。中国应该在实现全球食物安全和营养改善方面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例如,通过加强南南合作分享关键经验、促进技术转让。中国的农业科技要“走出去”,为非洲、拉丁美洲、中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和援助。当这些地区的食物安全和营养得到保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时,中国也可以通过丰富进口源头,缓解国内自然资源稀缺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压力。另外,强化全球和区域合作与学习,包括探索传统双边合作之外的新方式也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原载于《瞭望》周刊,作者为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樊胜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