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18日,由商务部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中国与国际发展论坛在京举办,本届主题为“纪念、传承与创新——中国对外援助70年与国际发展合作转型”,旨在总结有益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在17日的议程中,论坛由三场平行分论坛组成,分别讨论“新形势下医疗卫生领域的国际发展合作与中国角色”,“绿色复苏与南南合作”,“疫情影响下的危机应对与中国角色”三个议题,每个议题下设两个专题。据悉,来自政府、国际发展机构、非营利组织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嘉宾在各分论坛上交流发言,近200名专家学者参会。
在“疫情影响下的危机应对与中国角色”分论坛,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资深研究员陈志钢博士参与了“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减贫与农业发展合作”专题讨论,并以“新形势下的食物安全与国际发展合作”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该专题讨论环节由商务部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毛小菁主持。商务部研究所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小宁也在专题讨论环节中发言。来自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外事司、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阿里巴巴集团的代表参与了开放讨论。
陈志钢博士在会上指出,当前全球食物安全面临风险叠加的新形势,全球食物系统除了面临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供应链全球化带来的贸易不确定性等风险,更是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所带来的风险叠加,从食物价格、供给、需求和贸易等方面对全球食物安全进一步带来挑战。
陈志钢博士认为,当前面临的这些风险在短期内还不会造成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与2007-2008年的粮食危机期间相比,全球农业生产状况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表现更好。全球的政策制定者面对这次危机也显示出更丰富的经验、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好的准备。
另一方面,陈志钢博士也指出,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局部的粮食安全危机状况,而疫情将会进一步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损失和贫困增加。根据IFPRI全球模型估计,如果不加干预,2020年将有1.48亿人陷入极端贫困,比现有贫困人口增加20%;而《全球粮食危机报告》预测,2020年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将增至2.65亿,比2019年增加1.3亿。经济损失和收入的下降会导致膳食质量急剧下降,低收入家庭会转而购买更便宜的主食(大米、玉米、小麦和木薯等)获取卡路里,减少新鲜蔬菜水果和肉类的消费,这将加剧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尤其是女性、儿童、农民工及依赖其汇款的农村家庭等脆弱群体受到疫情的冲击更大。
与全球的整体情况类似,陈志钢博士认为,中国的食物安全短期内有保障,但是中国的食物系统长期来看也面临人口增长、城市化、部分农产品依赖进口、气候变化、自然资源退化、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老龄化和超重、肥胖等新的营养不良问题等一系列挑战。
陈志钢博士还介绍了国际发展机构一些有效的举措和工作方式,例如:IFPRI与全球各国的伙伴机构共同建立了COVID-19全球政策应对措施追踪门户网站(CPR),系统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全球各国的政策应对措施,通过汇集各国专家的见解,为各国政府、国际发展援助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信息,了解哪些政策最有助于增强复原力,并在危机期间保持食物系统正常运转,其中,中国的相关政策信息由浙大-IFPRI国际发展联合研究中心负责整理和更新。IFPRI也在与AGRA和IFAD通过非政府间的方式开展南南三方合作项目。WFP从私营部门募集资金,支持在一些“贫困县”和选定的发展中国家开展促进食物安全和营养的项目,如在甘肃开展富锌马铃薯小农户试点,和在湘西开展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创新了与NGO和私营部门合作的方式。
陈志钢博士认为,疫情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将发挥更重要作用。农业领域的国际发展合作也应该更多的关注ICT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加大投入,让ICT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受惠于小农和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脆弱群体。
当前,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正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全球和中国食物安全,陈志钢博士建议加强中国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等机构在农业领域的南南和三方合作,充分发挥NGO和私营部门的作用,作为政府主导下南南合作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