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当前,中国农业已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发展,农业生产也从保障食物供给为目标迈向以满足健康营养需求为导向的新阶段。本次研讨会以探索更平衡、更充分的食物营养保障之路为主题,为了更好研究编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2035年)》,汇集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中国营养型农业发展的挑战与策略,共话中国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和居民营养健康建设的未来。 今年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得到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支持,由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共同承办。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主持开幕式,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FAO驻华代表Vincent Martin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出席开幕环节并致辞。IFPRI所长樊胜根、发展战略和治理部主任Paul Dorosh、北京办公室主任陈志钢博士、高级研究员Phuong Hong Nguyen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发表讲话。 唐华俊院长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人民经过70年的不懈奋斗,已经成功实现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值得肯定的是,中国粮食产量稳定,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自足;食物供给方式转变,呈现以消费需求增长带动生产;营养型农业发展加快。但与此同时,营养过剩导致慢性疾病发病率增加,不健康的加工食品和农产品产后损耗等都是新时期农业发展要面临的挑战。唐院长强调,将营养健康目标纳入粮食和农业政策的总体设计,走质量兴农之路以提升中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Vincent Martin指出当今全球营养不良的三座大山: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微量元素缺乏。世界上有8.2亿人口依然处于饥饿状态。同时,肥胖和超重人口已超过21亿,这包括6.7亿成年和1.2亿青少年肥胖人口,以及4000多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他重申了在世界粮食日关于实现健康饮食和零饥饿而加速行动的呼吁。他表示,全球合作在实现零饥饿行动中十分重要。公共部门、私营企业、民间社会、研究机构、农业社区和发展伙伴之间应加强协作,重新思考食物系统,寻找实现零饥饿的最佳方案。 陈萌山总结了中国食物营养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贫困地区食物营养保障能力的提升,并对未来15年中国的食物供给体系和膳食模式做出展望。 在25日上午的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营养型农业发展为题,就中国的食物营养状况、食物营养科技创新的需求,以及中国农科院的工作部署与实践带来演讲。梅院长表示,中国居民人均微量营养素摄入明显不足, 近3亿人处于“隐性饥饿”状态,而且城乡营养差异较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营养监测、食物研发、政策法规等多角度入手,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IFPRI所长樊胜根在主题演讲中提到,全球视角下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庞大的“隐形饥饿”人群和愈发剧烈的慢性疾病危机不仅和饮食结构有关,还与农业政策和技术相联系。樊所长引述其所在的EAT-柳叶刀委员会最近发表的关于可持续食物系统健康膳食的报告时指出,若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实现居民膳食结构和食物系统的巨大转变。在政策方面,从包括征税和价格补贴政策、食品工业规范入手转变食物系统;技术方面,通过推广生物强化技术、人造肉等技术以维持可持续食物系统下的人类健康。樊所长还强调了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整合行为改变交流(BCC)等其他辅助手段在减少营养不良,推动食物系统可持续、公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FAO营养和粮食系统司司长Anna Lartey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Barry Popkin教授分别就“营养导向型农业和食物系统”,以及“中国健康和食物系统面临的挑战:来自更健康饮食模式的国际经验”两个主题在上午的主题报告环节带来演讲。 本次研讨会一共进行三场专题报告分会,共有20位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的知名科研院所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围绕食物的生产、营养、消费和农业系统的转型等多个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演讲。IFPRI积极参与了这次国际讨论,展示了基于实证的政策分析及建议。 IFPRI发展战略和治理部主任Paul Dorosh针对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和农业系统的转变做出介绍。他建议在政策研究方面加强注意那些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对城乡食物系统与经济联系的研究、对居住在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和农村家庭的数据收集、跨部门的政策协调,以及城市非正规市场的治理等问题。 IFPRI北京办公室主任、浙江大学讲席教授陈志钢博士介绍了《2018全球营养报告》的主要内容,对全球营养不良的现存问题做出概述,并指出其对中国的启示。 10月26日,9名专家学者为研讨会带来专题报告。其中,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魏百刚司长就“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中国食物安全供给”主题发表演讲。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君茂针对马铃薯在中国的主食化进行演讲。 IFPRI高级研究员Phuong Hong Nguyen带来题为“低收入人群的营养改善”的演讲。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杨晓光副主任进行会议总结发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柳正书记发表闭幕式致辞,对主办、承办、协办、支持和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各方表示感谢。 2019年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旨在以国际化的视野,为《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2035年)》出谋划策,为中国食物营养与健康发展路线指引方向,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零饥饿的目标贡献力量。IFPRI借此契机,坚定与中国和国际相关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食物营养的实证研究,为一个更加营养健康的中国和星球献力。
第十一届CAER-IFPRI国际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
第十一届CAER-IFPRI国际学术年会于10月17-19日在杭州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质量驱动下的中国食物系统发展:挑战与探索”。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中国农业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联合主办。
樊胜根所长中国行,促进农业发展、食物营养与安全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樊胜根博士近日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全球健康国际研讨会暨丝绸之路大学联盟2019全球健康论坛”。此次会议汇聚了各利益攸关方,围绕“共享发展机遇,共促全球健康”的主题,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有关健康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为愿景,共同规划合作与发展方向,建立全球健康知识网络,为健康领域专家和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樊胜根博士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强调农业食物系统在改善健康和营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存在与饮食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危机,以及日益突出的超重和肥胖问题。由于农业和食物与营养和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转变农业食物系统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具体的建议包括:推进促进健康和营养饮食的政策,比如对缺乏营养价值的食物征税;通过行为改变交流方法 (Behavior Change Communication, BCC),例如采用食品营养标签或者结合营养BCC的现金、食物转移项目,让食物产业创造健康营养的食物;投资促进健康和营养的技术也将愈发重要,包括生物强化技术和实现多赢局面的替代蛋白技术等;而支持包容型制度和问责制、加强营养方面的制度建设、推动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消除性别差距的制度等也同样都是改善食物系统的重要手段。 在营养与健康分论坛上,樊胜根博士就技术和政策在重新构建促进健康和可持续的农业方面的重要性方面展开演讲。尽管人类在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进程方面已取得进展,但问题依然存在;尤其随着抗微生物耐药性的加剧,食物安全问题威胁着人类健康。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影响了食物生产,带来其他系统性变化,而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威胁星球健康。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推广可以实现多赢的技术,比如基因测序和编辑技术,以改良种子,获得经过改良的、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同农作物品种。信息通信技术则可以帮助农村地区的居民通过电商同城市联结,并通过手机和互联网跟踪技术的提高,在实现食物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对富含营养的食物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改革农业补贴以支持健康和可持续的食物生产将成为重要举措。樊博士指出,为了人类和星球的健康,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不仅在南南合作上,在区域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学习与合作都是必要的。 此外,樊胜根博士还参与了在南京举行的第14届全国营养大会暨第11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并发表演讲。樊博士再次强调了食物安全、营养和全球健康所面临的持续挑战。值得关注的是,不健康的饮食是带来全球疾病负担并威胁星球健康的主要因素。农业-营养关系对食物安全和营养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政策、技术和制度方面不断创新以重塑农业-食物系统。公共政策应侧重加强营养、健康和可持续膳食,同时确保大众可以购买并负担得起上述健康的食物。另外,扩大并推广现有技术,开发新技术,与促进涵盖营养、具有包容性的制度能力建设也是实现食物与营养安全的关键。 注:本文系英文翻译编辑,原作者为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博士。
《EAT-柳叶刀报告》在中国发布
2019年,公益组织EAT和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合作发布了《人类世(Anthropocene)的食物:EAT-柳叶刀委员会关于可持续食物系统与健康膳食的报告》(以下简称《EAT-柳叶刀报告》)。 报告指出,食物系统在促进人类健康和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但目前它对二者均构成威胁。尽管食物生产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卡路里的需求,但是全球仍有超过8.2亿人没有足够的食物,并且有更多的人只能获得低质量的食物。
IFPRI联合ADB和北京大学共同举办中国政策论坛
5月28日,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亚洲开发银行(ADB)和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30年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实现食物安全的投资要求——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食物安全高级技术的投资评估和应用”中国政策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 « Previous Page
- 1
- …
- 3
- 4
- 5
- 6
- 7
- …
- 9
-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