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粮食价格急剧增长,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人们对发展中国家中贫困人群食物及营养状况的密切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以及对某些国家内由此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高度关注。尽管粮食的实际价格仍低于其七十年代中期所达到的峰值,但也已攀升至由此以来的最高点。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使粮食价格处于控制之下并帮助穷人应对高涨的食物开支。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计算,2007年食品价格指数增长了近40%,相比之下,2006年涨幅仅为9%。而2008年前几个月粮食价格再次急剧增长。几乎每一种农业产品都是这次价格增长浪潮中的一部分。自低价位的2000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价格已经增长了三倍以上,玉米价格也已翻了两番多。2008年三月份,大米价格飞涨到史无前例的高位上。乳制品、肉类、禽类、棕榈油及木薯等同样处于价格高涨状态。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美元疲软(从对欧元的牌价来看)的因素,粮食价格的增长幅度实际上要稍低些,但仍然引人注目,主要是其通常会对穷人购买能力产生严重的后果。 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增长对国内粮价的影响,特别是减轻对特定人群的影响。其中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和降低粮食价格,而另一些措施却是牺牲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群的利益,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些措施事实上将导致粮价更加动荡并严重扭曲正常贸易。现在所需要的就是采取更为有效和一致的行动,帮助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解决他们面前急剧增长的食品开支问题,并帮助农民满足对农业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作者:von Braun, Joachim 全文下载
亲历国际农业科研集群管理机制改革
2006 年12 月,笔者被选为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简称IFPRI)理事会的理事。上任伊始,就碰上IFPRI 所属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管理机制改革。此后,理事会每次开会都要商讨改革事宜。一遇紧急决策,还要通过国际电话会议研究。鉴于其中涉及的不少问题对科研机构管理具有普遍意义, 笔者拟将这一国际组织的由来、改革的缘起和正在磋商之中的改革方案扼要介绍如下。 全文下载
全球最脆弱群体—贫困与饥饿的特征和成因
谁是最贫穷者?他们分布在哪里? 根据国际社会所认定的极端贫困标准,全球尚有10亿人口依然生活在每天1美元的水平之下,在这一标准下,人的生存都成问题。这10亿人由贫困程度不同的群体组成——他们都很穷,但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更穷。为更好地弄清最贫困人群是否得到了扶持,我们首先将生活在每天1美元 标准之下的人口根据其贫困程度分为三类:轻微贫困:生活水平在每天0.75美元至1美元之间的人群;中度贫困:生活水平在每天0.5美元至0.75美元之间的人群;极端贫困:生活水平在每天0.5美元以下的人群。 这一分类能使我们在考察一美元标准以下贫困人口生活状况时界定谁是最贫困者,他们分布 在哪里,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发现,有1.62亿人口处在每天生活费用低于0.5美元的绝对贫困 当中。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果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国家,那将是继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 西亚和巴西之后的世界第6大人口大国。 事实上,这些极端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一个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里的极 端贫困人口占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比重超过了3/4。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极端贫困人口超过中度和轻微贫困人口的地区。与之相反,在亚洲,大多数贫困人口每天的生活标准稍低于1美元,只有一小部分人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之中。 通过对这三类贫困人群的考察,我们发现,在一些地区取得显著进展得同时,那些贫穷和饥饿程度严重的地区减贫和消除饥饿的进程却在逐步放缓。从1990年到2004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轻微、中度与极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南亚虽然轻微贫困人口有所增加,但中度和极端贫困人口 数量却有显著下降,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一类贫困的数量都在增加,尤其是极端贫困。撒 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退步表明,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虽然下一个七年全球发展进程可能会波及贫困线以下人口,但将会遗弃世界上一大部分极端贫困人口。 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截然不同的表现使人们对经济增长模型中“增长与减贫趋于收 敛”的假设产生怀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贫困的严重性和减贫的有限进展表明该地区最贫穷人群可能会陷入贫困陷阱。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一动态,我们计算了1990年到2004年在每个人的收入按同一比率增长的情况下每一类贫困人群脱贫的数量。然后,将这一“公平增长情形”与同期 实际发生的减贫数量做了对比。 我们发现那些远离日生活水平1美元贫困线以下人群的脱贫进程一直较慢。如果这三类贫困减贫幅度相同的话,极端贫困群体的数量将会下降3.6%。而实际上,极端贫困群体数量仅减少了1.4%,低于估计水平的一半。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高速经济增长使所有人相对均等地受益,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极端贫困人群被该地区本来成效就很小的减贫进程所远远地抛弃。 作者: Ahmed, Akhter U. Hill, Ruth Vargas Smith, Lisa C. Wiesmann, Doris M. Frankenberger, Tim Gulati, Kajal Quabili, Wahidand Yohannes, Yisehac 全文下载
中国农村改革过程—危机促成改革
革命胜利后的二十几年,激进主义一直占上风,过早废除土地私有,土地疏远农民,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经济已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引发农业危机。人口增长,食品短缺。人均粮食始终只有300多公斤。8亿农民中,贫困人口占2 . 5亿。整个国家粮食不能自给,要大量进口。 1 9 7 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个唯物主义哲学的命题,承认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因而废除阶级斗争为纲方针,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现代化建设。这一切使人们从过去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环境下解放出来, 为开创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制度提供了可能。 作者:杜润生 全文下载
短评:龙(中国)和象(印度)带来的启示
从1981年到2001年,全球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人均日收入在1美元以下的人口数量从15亿降到11亿,即从占世界人口的40%降到了 21%。然而事实上,几乎所有这些进展体现的都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度——在扶贫上取得的成绩。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脱贫致富,以及印度稍逊一筹的进步,这些 瞩目的成就都值得进一步的研究。这两个国家的经历是怎样揭示了“如何进行有条不紊 的改革?”以及“在刺激发展、抗击贫困中何种改革最有效?”这两个问题的。以下三 篇短评比较了中国和印度的经历,以此来学习这两个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并从中获得启示。 作者: von Braun, Joachim Gulati, Ashok 樊胜根 Ahluwalia, Montek S. 刘坚 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