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AGFEP)、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南京农业大学国际食品与农业经济研究中心(CIFAE)、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IAED)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共同出版的《2021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中、英文版分别于4月30日和5月14日正式发布。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2021年全球粮食政策报告》重磅发布!
报告提供了可以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汲取的经验教训,从而帮助我们推进食物系统转型,减少疫情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为未来的冲击做好准备,并解决长期存在的不足和不平等现象。
陈志钢教授等在农林学科TOP期刊《Agricultural Systems》发文
《Agricultural Systems》最新影响因子为4.21,为JCR Q1区期刊。主要发表农业系统与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
IFPRI在北京大学2020年乡村振兴论坛就数字农业分享观点
12月30日,由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北京大学2020年乡村振兴论坛顺利召开。此次论坛以“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转型与发展”为主题,分为大会报告和四个圆桌论坛环节。 圆桌论坛分别围绕“后脱贫时代的农村发展与转型”、“‘双循环’下的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转型”、“绿色发展与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四个主题展开讨论。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和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分别致开幕辞。 在大会报告环节,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陈锡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全球事务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以及黄季焜院长做了主旨报告。 在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转型”为主题的圆桌环节,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资深研究员陈志钢从四个方面分享了观点。第一,中国在过去几十年迅速发展,在解决食物安全问题和贫困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环境、营养等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用食物系统的新视角去看待问题。2021年联合国将召开食物系统峰会,意味着食物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其对中国也有重要意义。我们不仅要关注农业本身,更要关注整个价值链,并关注它和社会经济其他子系统的联系;第二,信息技术对可持续、有抗逆能力、更健康的食物系统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开发绿色价值链,通过信息技术利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新冠疫情让公众进一步认识到数字技术在农业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促进了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利用。但是当前对数字技术的利用还相对薄弱,需进一步提升;第四,数字技术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竞争性问题、地区发展不均衡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能力建设。 该圆桌环节中,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研究员韩福军认为,农业农村转型可以理解是农业现代化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实际上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智慧农业,需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紧扣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现工业的城镇化和农业数字化的推广。“数字技术通过平台将各种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并加入数据这个最新的生产要素,通过消费者洞察使得供需更加精准匹配,这也是‘双循环’中扩大内需的重要一环。”阿里研究院副院长谭崇钧从一线和实践的角度对数字化的主题发表了观点。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宋洁建议,应通过大数据与运筹优化技术解决数字化在农村农业领域应用的难题和发展。在数据资源方面实现数据融合,在技术方面呼吁行业专家合作交流,以更好实施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算法,使其服务于食物安全。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长聘副教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研究员王晓兵也在会上表示,数字技术应用的核心应当作用于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韧性,应关注量身定做和普适化的结合。本环节由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长聘副教授、CCAP研究员易红梅主持。 据悉,北京大学2020年乡村振兴论坛共有260余位来自科研院校、政府部门和业界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参加,4万余名观众通过直播平台参与会议。
IFPRI参与首届中国食物系统对话
2020年12月18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AGFEP)、世界资源研究所粮食和土地利用联盟以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组织的首届“中国食物系统对话”在北京成功举行。
- « Previous Page
- 1
- …
- 6
- 7
- 8
- 9
- 10
- …
- 99
- Next Page »